━━━━━━━━━ 林欣怡,發表於《藝術家雜誌》,2013.10月,461期,p276-277
「Anachronism」,意指時代錯誤、不合時宜的人事物,李基宏以此為今年八月於伊通的《過時》個展命名,給了我們一個介入其作品視角的線索,即「時/事態連貫錯接性」。在此,時態指向時間的運作狀態,事態則為發生於空間中的各個位置及時間的運作方式。李基宏作品中的時/事態以「Anachronism/過時」作為對時間運動的表態,可以兩種節點理解:一為時空生成事態的錯接,一為時間線性時態的錯接。前者是人事物於錯異的空間中發生運動,後者為時間於異軸線中連續。如何讓這兩種「過時」性同時錯接生產?藝術家以程式化身體操作前述諸條目的集合,並於城市空間中運動出獨特的身體節奏。《過時》個展影像中出現的城市/程式空間包括行進運動中的車體內部、住處至工作地點行駛路徑、台北車站前路口、展場伊通公園三樓陽台、兩馬路中間的安全島空地。連結這些日常生活碎狀空間的身體,以不斷重複微調至同一軌跡的身體動作接合。擴大至異質空間視域觀測,《過時》為某種體現當下/同時超脫多重多軌狀態的身體「連結狀態」,此連結狀態不僅發生於物理硬體層次(城市道路、空間場所),也運作於生理軟體層面(程式意識影像化、感知序列化物質化),透過上述複線連結,李基宏作品持存著既過時又現時的身體節奏。
列斐伏爾於《節奏分析:空間、時間和日常生活》(Rhythmanalysis: Space, time and everyday life)書中以「多重複奏」(Polyrhythmia)、「脈頻規整」(Eurhythmia)、「心律失調」(Arrhythmia)以及「等奏」(Isorhythmia)四軸線分析身體於日常節奏的重複與頻率。其中「多重複奏」為兩個或多個節奏和諧共存或相互干擾的多重頻率。《過時》身體節奏的生成,便是在動作、程式化意識操控、城市空間三軸線的重複迴圈中前進流動、加速驅緩,遞迴出身體的「多重複奏」系統結構,當此三軸線的頻率節奏因身體重複動作進入微分差異的交會狀態,節奏生成。李基宏以每日生活必達之徑或設定每日必為之做,將自己的身體於城市空間異點中延伸(extending)、定位(orients),此身體節奏定位如同「強點」、「連結點」(nexus)與「錨」(anchors),讓有機身體回到「物質物料」的生存秩序中進行一次次的更新,轉置為液態性的視覺分子。對列斐伏爾而言,要在日常空間的零度化狀態中進行生產,日常生活是入口處也是他處,藉著將日常生活規格化的程式(programmed)進行重組,實踐出疊置真實與想像的「第三空間」(Thirdspace)。李基宏以看似指令的程式化運動作為空間實踐的驅動程式,解構重組日常生活行走、動作時格式化的固定路徑。城市做為包藏軟體(概念、意識)的硬體,被藝術家將一種疊置於規格化之上的規格化操作,通過日常公式化路徑「再公式化」的重複動作,強行要求觀者與藝術主體自身面對事/時態錯接之可能,當《過時》的身體動作成為液態影像紀錄之疊層,此疊層成為城市空間之外的第三空間,交錯流動著通往新意義之途徑、生成新感知的日常異化指令。《過時》身體影像中時間的線性/非線性共時重疊,指向某種圖層間隙概念,作品概念同時也因影像液態化讓所有的圖層內容質變著。藝術家將動作微分化的目的是讓觀者專注於動作、運動,而非對象(object)。在《過時》裡,藝術家以影像紙本輸出扼要說明了身體程式的操作方式,透過數據化表達身體向量和動態。
如果說《過時》是一組邀請觀者專注於動作感知、去除影片敘事性的運動影像,那麼這裡的感知是雙重的,或者說存在著雙重參考系統,即可客觀或可主觀的雙重圖層所引導出的微分運動。從敘事性中心(影像/主體)向四周擴延出另一個被調整、復原、時延的客觀(微分圖層/客體)影像。進一步言之,影像成為圖層區間,同時成為攝影機之眼,直視觀者同時回返影像自身。《過時》成為叢集了多時空軸線、跨時域影像圖層的共同場基,如果說影像檔案的主要功能在於確認時空定位,那麼《過時》運作的並非以影像檔案再現時空氣味,多重圖層畫面在此是有著既是「過去」也是「現在」的叢集,正是透過這兩種影像檔案的接合,組成複時間複圖層的間隙運動—介於『過去—現在』、『此刻—彼時』、『此處—彼處』」的連續性開放與錯接,亦讓此錯接發生於某整體叢集中,切合整入複時態檔案的圖層間隙裡,進行持續的節奏運動。
對列斐伏爾,姿態(gesture)並非一種表意而是一種空間實踐,作品(work)則是空間實踐的一種類型,作品給出空間性別、雕塑空間,疊置於自然的使用價值上,「作品具有某種不可化約與獨特性,而產品(product)可透過行為重複動作完全再製。」[1](Lefebvre 1974:70)這樣的觀點,主要專注於重複動作挪置於社會空間所形成的差異性,列斐伏爾以「無法再次重複」的獨特性將作品從產品量產線中區隔出來,換言之,「無法再次重複」的身體節奏是動作成為動能的重要錨點,它不僅是進入創作生產的登錄碼,也是驅動形成主體微分差異的過程。進一步想像,李基宏的節奏身體因藝術主體程式化的重複訓練,突越了某種日常單調性的臨界點,進而解除因重複迴返成為單向度唯物客體之風險,更新為具個人性的動能與生產性的空間實踐,透過挪用社會空間形成作品,而日常生活的更新生產便在此空間中開展,實踐出一種在此硬體中錯接同時超越肉身軟體程式化的過時影像。
[1] Henri Lefèbvre(1974)。The production of space。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USA: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pp.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