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欣怡 // SENSORY LAB 清大感官實驗室

2019.12 – 2020.6 [ 跨文化電影 ] 核心課程

螢幕學:
螢幕物性.表面深度
Screenology: Objecthood of Screen.
Depth of Surface

螢幕學-6
An Interview with Paul Virilio

Architecture in the age of its virtual disappearance

螢幕成為最後一道牆,不再有石牆,僅有螢幕呈現圖像。邊界就是螢幕。
No wall out of stone, but of screens showing images. The actual boundary is the screen.
Paul Virilio

#螢幕學  #螢幕物性  #物質透明化  #消失美學  #表面


本課程將以《物質螢幕:媒體、藝術與建築的交錯》(Material Screen:Intersections of media, art, and architecture, ScandinavianBook, 2013)為核心讀本,從螢幕學、螢幕、物質性與媒體建築四階段的討論,循序建構「螢幕物性」當代的美學語言。此四階段除了對應方法論上的問題意識建構、文獻探勘、當代語境考掘以及作品檔案探究之外,亦要求修課同學延伸出與自身相關的美學書寫。

 

四個命題皆有指定的導讀/回應人,並在同一命題中相互置換角色,訓練陳述與思考回應的能力。

導論—螢幕學
Screenology

從白南準(Nam June Paik)的前衛實驗電視裝置、到沃蒂兹科(Krzysztof Wodiczko)的巨型投映;從托尼.奥斯勒(Tony Oursler)的錄像雕塑、到吉姆.坎貝爾(Jim Campbell)的低解析度螢屏組件。當新媒體疾速演進,「螢幕」已從十九世紀的光學物件、手持式假肢(handheld prosthese)的觀看模式推進到去身體化的虛擬視窗。螢幕的物質性在當代藝術實踐中的位置為何?其物質性如何遞嬗變化?「螢幕學」(screenology)不僅考掘圖像表面的異同變化,亦聚焦新媒體藝術實踐中螢幕「物表面」的美學語言。

 

對應文本:1. 強納森.柯拉瑞(Johnathan Crary)《觀看者的技術》(Techniques of the Observer: On Vision and Modernit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2. Von Erkki Huhtamo . (2004). Elements of Screenology: Toward an Archaeology of the Screen

 

螢幕—
視窗、接口、深度、去身體化

 

當「螢幕」作為「視窗」,不僅是觀看的「介面」,也意味著某種「敞開」,「接口」至某空間的表面通道。馬諾維奇(Lev Manovich)將螢幕區分為顯示靜態圖像的「典型屏幕」(classical screen,例如畫布)、呈現「過往」活動影像的「動態銀幕」(dynamic screen,例如電影)以及顯示當刻的「即時螢幕」(real-time screen,例如電視、電腦)。這些區分在新媒體進入「物質透明化」、「深度表面化」、「去身體化」且不斷向他方空間敞開的當代,如何重新定義?

 

 

對應文本:Lev Manovich (2001). 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

物質性—
—物、形式、冷熱、本體論

 

資訊/物質、去身化/具身性、軟體/硬體、概念/形式、內/外、冷/熱….,螢幕物質性的討論企圖從以螢幕作為方法的作品中檢視螢幕物質性如何呈現?如何因不同的結構組件質變出相異的物性?在這樣相異的物性中,如何構造了螢幕與觀者、螢幕與場所、螢幕與混搭物之間新的「物質性轉向」?又如何轉譯為文化媒介?

 

對應文本:Marshall McLuhan. (199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媒體建築—國際情境主義
Media Architecture—Internationale situationniste

媒體建築」透過數位媒體將「溝通/通訊」嵌入到建築體中,這樣的結構體映射了當代環境的文化、社會和經濟意義。當數位媒體的「虛擬」特質滲入建築體,那麼媒體建築意味著「空間」朝向「虛擬化」的路徑前進。如同保羅.維希留(Paul Virilio)所言的「去物質化」(dematerialization),當新媒體「動態圖像」佔領了建築體表面的「靜態結構」時,空間成為訊息—波動且非物質,這樣的情狀在動態螢幕進入公共空間時便已啟動。更進一步,「螢幕成為最後一道牆,不再有石牆,僅有螢幕呈現圖像。邊界就是螢幕。」(Virilio, 1993:181)此區塊集中於媒體建築或流動性空間中的螢幕與去物質性,對應文本為國際情境主義中日常生活消費景觀的碎化影像、以及保羅.維希留於《消失的美學》(Aesthetics of Disappearance)中的相關討論。


對應文本:Paul Virilio. (1991). Aesthetics of Disappearance、Internationale situationniste

案例研究.論文書寫發表

案例研究將以媒體藝術家吉姆.坎貝爾 <https://www.jimcampbell.tv/>作品為主要分析對象,從「螢幕」、「物質性」、「媒體建築」三個概念推進論述方向,並擴延出相關藝術計劃、創作者等作品進行交叉論述。

 

修課同學須根據課程中擔任章節導讀人的研讀區塊,延伸出相關研究書寫,撰寫500-1000字的期末論文摘要與論述框架,並製成投影片於課堂報告,發表形式將以小型論壇進行,每一位發表人皆有對話者,最後完成3000-5000字的小論文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