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專題始於一個文本〈鏡中之像:反身性與紀錄片〉(The Image Mirrored: Reflexivity and the Documentary Film, 1977)的閱讀,而此文本的選擇來自於思考自身拍攝與書寫經驗所遭逢的困境以及諸多提問中,所偶然遭逢的一個論述檔案。透過這個檔案,拉扯出更多要求我反身性批判自己的人類學者、民族誌影片導演、實驗電影作者的影像文本叢集。必須要說明的是,這個專題的座標,並非落在人類學、民族誌或者實驗電影的田野中,即便它有著這樣的視覺形象。「反身像」比較傾向於「影像如何生產」的討論,或者「攝影機如何『中介』歷史、他者、事件」。無論是面對一個異文化的他者,或者日常生活中的尋常物件,當我們選擇透過攝影機將之追蹤、觀察、定影、深描、論述、放映的同時,便是在面對「影像如何生產」的提問,以及因為這個提問擴延而出的田野工作、觀看視線、身體性、語境脈絡、影像語法等反身性思考。簡言之,「反身像」是一個「影像方法論」的局部聚合,而構成這個聚合文本的影像創作者、人類學者、紀錄片導演、文化研究者等不同生產型態的交互作用,將以自身經驗解剖,於鏡中映射。
Jay Ruby (2000). Picturing Culture: Explorations of Film and Anthropolog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st edition. Touch, J., and E. Fulchignoni (1989). “Conversation between Jean Rouch and Professor Enrico Fulchignoni”.Visual Anthropology 2:265-301. Paul Stoller (1992). The Cinematic Griot: The Ethnography of Jean Rouch.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