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賀 科技藝術研究所 碩一學生 入選NTT+ ▎2024 LAB 𝘟 青年創作工作室




賀 本校與巴黎第八大學獲幽蘭計畫補助參展法國LAVAL虛擬藝術節
圖一:本所潘正育助理教授 (左一)、碩一學生-林雨靜 (右四)及跨院國際博士班成員合照
今年的第七屆RECTO VRSO沉浸互動藝術節於4月11日至14日於拉瓦爾市立文化中心「Le Quarante」展開。清華大學師生在跨院國際博士班的統籌及臺法幽蘭計畫的支持下,於該藝術節展現亮眼成果。一方面,本校今年以「光之觸摸(全名:The Touch of Light: NTHU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Artistic Innovation 2024)」為題獲邀參展「研究暨創意(Lab Research & Creation)」區塊,該展由潘正育助理教授(科技藝術研究所)策劃,參展作品包括陳鴻文助理教授(跨院博士班)主持的先進雷射著色技術介紹,及其帶領團隊成員林沛佳、連軒以該技術創作的《美麗之島(Îlha Formosa)》雷刻影像系列、潘正育助理教授主持的《量子藝術橋接器(Quantum Art Bridge)》計畫介紹,以及林雨靜(科技藝術研究所)的虛擬藝術作品《觸迷境(The Tactile Labyrinth)》。
圖二:《美麗之島(Îlha Formosa)》, 2024, 作者:陳鴻文助理教授、林沛佳、連軒 / 空拍影像創作:林沛遠 / 圖片協作:羅祈
圖三:《量子藝術橋接器》計畫, 2024, 主持人:潘正育助理教授 / 共同主持人:李瑞光教授、柯宜均助理教授 / 計畫成員:吳建明、趙佳禾、張堂真、林楷育、凌采彣、戴明珊、徐紹恩、林俊遑
圖四:《觸迷境》,林雨靜, 2024
「光之觸摸」展出三件與光有關的作品:從事先進光學研究的陳鴻文教授帶領學生進行奈米級別雷射加工技術,能在鋼鐵表面進行像素尺度的混色。這項技術為「繪畫」的概念提出了新的挑戰:如果說傳統的繪畫意味著徒手把顏料塗抹在載體(如畫布、木板)上,陳鴻文教授團隊以雷射著色創作的《美麗之島》系列,則在最大程度上削除了顏料的物理性與藝術家的身體性,在光與材質接觸的瞬間產生畫面。潘正育教授主持的《量子藝術橋接器》計畫,聯合清華大學「藝術行動實驗室」、李瑞光教授的「量子光學實驗室」、柯宜均教授的「虛擬藝術暨聲像遊戲實驗室」,試圖建立台灣第一個以科技藝術結合量子實驗之實踐場域。該計畫聚焦在建立所謂的「橋接器」,即某種包含實踐與理論的「橋接兩個領域的創作方法學」之藝術倡議,將光的量子態投放到巨觀的時空中,在藝術上生產新的糾纏與疊加。林雨靜的作品《觸迷境》有別於單純提供虛擬實境體驗的常規操作,融合了VR技術、2D平面繪畫與觸覺經驗,使觀眾在虛擬沉浸與實際身體感觸之間出入遊走,在當今急遽虛擬化的進程中,探討身體面臨的挑戰。
另一方面,跨院博士生趙佳禾的作品「賽伯時空膠囊(全名:Cybertime Capsule: Unveilung Virtual Minimalist)」入圍了競爭激烈的屆RECTO VRSO創作競賽區塊,令人感到振奮。該作品呈現藝術家「向內」搬家的虛擬過程:佳禾首先將自己的生活空間逐步縮限,拋棄無法收納的物件,直至剩下可以放進行李箱的充氣床、筆電、VR頭戴顯示器及生活用品等;期間,所有拋棄的物件和家俱都經過3D掃描。無論漂泊到任何地方,只要展開床墊,戴上VR頭顯,就能感覺「回家」了。該作品以行為藝術結合科技藝術,回應了當下元宇宙及房市問題所帶來的生活衝擊,發人省思。
本校師生今年在法國拉瓦爾表現不俗,除參展RECTO VRSO藝術節外,另有藝術學院學士班科技藝術組、科技藝術研究所師生於Laval Virtual虛擬科技展獲獎,令與會人士與主辦單位印象深刻。
圖五:《賽伯時空膠囊》, 趙佳禾, 2023
賀 陶亞倫教授受T客邦專訪拍攝影片-《AI 是藝術創作的未來?新媒體藝術家原來是這樣看待科技發展的下一步!》

藝術家和科學家有什麼不同? 新媒體藝術家-陶亞倫認為: 「藝術家會盡可能去思考科技發展對人們有正向或負向的影響 不是給標準答案,但希望創造空間讓人去感受、去體驗」 陶亞倫的作品多半是透過影像以及 3D 虛擬空間來呈現,他提到高畫質影像和 3D 模型的細節都會影響作品的體驗沉浸感,因此設備也需要具備足夠相對應的效能。
雖然器材不是限制創作的原因,但有好的筆電設備卻能加速創作。像是通過 NVIDIA Studio 認證的 MSI Creator 16 AI Studio, 由於搭載 NVIDIA GeForce RTX 4080 筆記型電腦 ,GPU 能大幅提升圖像運算效能、提供絕佳的創作體驗,更不用說內建 MSI 獨家的 AI Artist 圖文生成軟體更是讓創作過程可以更有彈性。究竟對藝術家來說,一台好的創作筆電代表著什麼? 一起來聽聽陶老師的完整分享吧!
賀 科藝所、藝術學院學士班耀眼亮相!歐洲重量級盛事 LavalVirtual 及 RectoVRso 虛擬實境競賽,斬獲亮眼佳績!!

圖一:柯宜均助理教授及LuMiXR CollectIF團隊
本校科技藝術所柯宜均老師帶領七位在校優秀同學組成LuMiXR CollectIF團隊,於4月10日至14日參加歐洲最大規模的「拉瓦爾沈浸式科技競賽」(Laval Virtual Competition) 暨「沈浸與互動藝術特展」(Recto VRso),並斬獲多項殊榮。
拉瓦爾虛擬實境萬國博覽會是歐洲歷史最悠久的VR展會之一,同時也是規模最大的VR競賽場地之一。在這個舞台上,LuMiXR CollectIF團隊嶄露頭角,他們以三個小分隊的形式參賽,各自帶來獨具特色的XR作品。他們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科技企業、知名研究機構以及全球VR研發創新實力堅強的研究單位同台競技,展現激烈的競爭格局。
由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三年級翼瑄卉、藝術學院學士班科技藝術組三年級吳宜璇所展示的《Embrace》計畫,結合觸覺互動裝置與VR體驗,以飲食失調與身材焦慮為主題,贏得廣泛的觀眾共鳴。此件作品在初賽時獲得專業組「創新單元」(ReVolution)和「XR 社會貢獻獎」(XR For A Cause)單元的雙料入圍,隨後亦受邀參加Recto VRso 延伸展 「Xtended 」單元。在決賽中,他們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奪得了ReVolution專業組競賽首獎,並榮獲大會頒發特別獎Siggraph Award,取得參加世界頂級電腦圖學展會Siggraph的門票。
圖二:《Embrace》指導老師、參賽學生與Siggraph 2024 電腦圖學年會主席Andres Burbano合影,圖中為象徵Siggraph特別獎之茶壺。
(照片由LavalVirtual官方提供)
科技藝術研究所一年級黃紀虹和林俊遑合作的作品《Time Organ》從上百件優秀作品中脫穎而出,入圍沈浸與互動藝術藝術節RectoVRso決賽。這件作品探討時間感知,透過細緻的3D列印與詩意的VR影像,結合觸覺互動回饋,為觀眾呈現獨特而震撼人心的藝術饗宴。作品將科技與藝術完美融合,深深吸引觀眾的目光。值得一提的是,拉瓦爾市長Florian Bercault於展演期間親自前來體驗了《Time Organ》,並在其個人社群網站上刊登了作品照片。同時,作品在法國媒體Ouest France多次亮相,包括頭版與副刊專題介紹,進一步擴展了其知名度。
相關聯結:
虛擬藝術展《Time Organ》官網 專文報導
https://blog.laval-virtual.com/en/artwork-time-organ-recto-vrso-2024/
https://recto-vrso.com/en/time-organ/
圖三:法國拉瓦爾市長X (原Twitter)貼文,刊登《Time Organ》作品 照片
https://twitter.com/FlorianBercault/status/1779069362655089030/photo/1
由藝術學院學士班科技藝術組三年級許煒晟、賴榆方、葉承昀共同創作的作品《瞻》,成功晉級「沈浸體驗」(Experience)專業組。決賽名單中,包含了兩件於2023年入選威尼斯沈浸式影展的頂級作品,競爭激烈。《瞻》的靈感源自於傳統道教的觀念「觀落陰」,融合了傳統文化、前沿AI圖學演算與參與式劇場元素,為觀眾呈現了獨一無二的沈浸式劇場體驗。該作品的奇幻影像和現場展演風格深受觀眾喜愛,甚至有觀眾感動落淚。此外,該作品還受到法國部落客的特別推薦,展現出優異的藝術表現力。
圖四:官方媒體拍攝《瞻》演出實況
此次參賽成果彰顯了清華大學師生對於新媒體探索與藝術創新的熱情,以及跨院跨系合作的積極努力。此次參加國際競賽受惠於教育部、藝術學院「春之文化基金會」、工學院「出國逐夢計畫」的獎學金贊助,以及來自藝術學院科技藝術所的「科技文化暨數位美學實驗研究室」(邱誌勇老師主持)、虛擬藝術暨聲像遊玩實驗室(柯宜均老師、蔡遵弘老師共同主持)、藝術行動實驗室(潘正育老師主持)、普及運算實驗室(游創文老師主持)、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等單位的建議與技術協力,以及明善堂觀靈術歐陽台壠堂主提供的觀落陰專業諮詢。
LuMiXR CollectIF團隊衷心感謝以上單位的大力支持與慷慨贊助。
春之清華藝術節活動- 藝論・論藝:藝術理論與實踐論壇
邀請卡司:
(本活動無需報名)
- 時間|2024年04月24日(三)09:30 – 17:00
- 地點|校本部人社院人文講堂(A202 教室)
議程表
2024年春之清華藝術節開跑囉!!!

藝術學院一年一度的盛事即將開跑!!
本院於2024年起結合「春之清華藝術教育基金」,啟動「2024年春之清華藝術節」項目,將配合國立清華大學68週年校慶舉辦一系列藝文活動。邀請全校師生、全國中等學校學生以及社區民眾共襄盛舉。
此次藝術節活動將包含|
- 駐校計畫
日本藝術家Hitoshi Taguchi 駐校計畫(春之清華國際藝術家駐校計畫)
Jennifer Larmore 聲樂大師駐校計畫
- 研討會論壇|「藝論・論藝:藝術理論與實踐論壇」
- 創作展覽|藝鳴清華──2024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聯展
- 國際大師指導課程|
聲樂|Jennifer Larmore
Professor, College of Music,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鋼琴|Jerry Wong
Associate Professor, Melbourne Conservatorium of Music
鋼琴|Enrico Elisi
Associate Professor, College of Fine Arts, 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
鋼琴|Mengyang Pan
Professor, Royal College of Music
鋼琴|Lei Weng
Professor, School of Music, University of Northern Colorado
小提琴|Julien Chauvin
Artist & Conductor, Le Concert de la Loge
小提琴|Gérard Poulet
Professor, Showa University of Music
- 音樂會|
《舞幻之旅》卡瓦緹娜二重奏(Cavatina Duo: Dance Fantasia)
《弦躍清春》Julien Chauvin 小提琴音樂會
《琴藝傳承 I》Elisi Pan Piano Duo雙鋼琴音樂會
《琴藝傳承 II》Lei Weng 鋼琴音樂會
《悸動》Gérard Poulet 小提琴音樂會
《絢麗113》清華校慶音樂會
- 科藝工作坊|
1. 科技藝術工作坊 I:動態捕捉創作應用設計
詳細資訊請見:https://art.nthu.edu.tw/?page_id=3979#gsc.tab=0
2. 科技藝術工作坊 II:探索虛擬實境的未來─AI 助力場景創建與聲音空間化設計 (報名人數已滿)
- “奇形藝售” 成功湖畔2024藝術市集
- 音樂快閃|
擊樂快閃
木笛快閃
閃.弦樂 POP STRINGS
弦樂快閃
銅管快閃
活動詳情請見藝術學院官網:https://art.nthu.edu.tw/?p=4086#gsc.tab=0
聯絡資訊(電話及電郵皆於上班日 09:00 – 17:15回覆)
(一)聯絡電話:(03)5715131 #78810 張研究助理
(二)電子信箱:chandanihuang@gmail.com 黃小姐